aiyouxi
新闻动态

2024年肇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1%

作者:爱游戏官网平台   发布日期:2025-02-22 14:46:16

  近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24年全省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2024年肇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1%,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6天,改善幅度位居珠三角前列。这背后的“秘诀”关键是牢牢牵住治理的“牛鼻子”。

  参与空气质量评价主要有六项污染物,任何一项超标都会造成污染。在“十三五”期间,我省的空气污染物大多数来源于PM2.5,随着对PM2.5的持续攻坚,全省的污染天气得到明显控制,肇庆的PM2.5也降至低位。自“十四五”起,全省蓝天保卫战的重点转向臭氧治理。

  据肇庆市生态环境局统计,2022年至2024年,我市的天气污染均由臭氧超标引发,要“稳赢”蓝天保卫战,必须牢牢牵住臭氧这个“牛鼻子”。为此,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开展臭氧治理,针对工业、交通、生活等三大源头“对症下药”。污染天气得到某些特定的程度的遏制,但压力始终不减,特别是工业源。

  “我市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配件、新型储能、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主导+特色’产业决定了我市的臭氧排放压力比较大。”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臭氧由VOCs(挥发性污染物)和NOx(氮氧化物)在光化学反应下生成,上述产业正是VOCs的排放大户,随着产业梯队的持续扩容,排放主体数量的持续不断的增加,我市面临的VOCs排放压力不容小觑。

  区域排放总量不变甚至下降,单位排放量必须下降。我市根据VOCs的排放量制定“抓大鱼”工作清单,推动玛西尔、登月气门、奥尔、居都邦、南粤机车等一批涉VOCs排放重点企业深度治理。

  位于肇庆高新区的玛西尔电动车,年产量达6.2万辆,原配置的废气治理设施在运作多年后已显露“疲态”。在环境部门的支持下,该公司通过升级废气收集系统和后端高效处理技术,VOCs的排放量从约20吨/年降低至约3.5吨/年。

  针对相关减排企业,市生态环境部门积极为其争取国家扶持资金。据统计,2021年至2024年,全市共扶持18个项目,VOCs的排放量削减约788吨。

  肇庆高新区南方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汽车膜的企业,原厂4条生产线吨。去年该公司增加面向锂电池的产品,生产线条,但环评排放量在我市的严控下为2.908吨。

  除了VOCs,NOx的治理对于控制臭氧也有不可忽略的作用。我市NOx的工业源大多数来源于水泥、玻璃、铝型材熔铸、生物质锅炉等重点行业。我市把NOx的排放大户列入重点对象加以扶持,推动了骏马水泥、华润水泥(二期)、伟祺玻璃、欧文斯玻璃、博能再生等重点企业组织超低排放提标改造。2021年至2024年,全市NOx的减排量约为3182吨。

  须肯定的是,“肇庆蓝”是一个政企协同实现的成果。记者发现,我市一批优势企业赢得市场后相继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这一些企业在我市的大力指导下在对生产线进行数字化改造,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而明显减少。

  位于肇庆新区的亚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百万件新能源汽车复合材料覆盖件,机械化大幅替代了过去的人工作业,VOCs的核定排放量仅0.29吨,但这“微不足道”的排放量也被我市环境部门记录在排放名单,让企业不敢有一丝放松。“整车厂在供应商资格审定时,环保就在第一关,所以我们一定要做管理工作。”该公司负责人介绍。

  肇庆的PM2.5、臭氧等污染物浓度持续降低,“肇庆蓝”再获肯定,背后更有多重意义。

  首先是居民健康。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生育健康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薛涛正在主持“基于多源数据,评估我国细颗粒物、臭氧和温度的相关关系及其协同健康风险”的研究,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近日,他接受本报记者正常采访时介绍,国家目前在推进多项研究,目的正是保持对不同污染物和公众健康关系的动态观察。他表示,根据当前结果,细颗粒物浓度和人体关系紧密,即使每下降零点几毫克,对区域群众的健康都会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至于臭氧,学界有不同研究,目前已达成共识的是臭氧浓度的升高会危害人体呼吸道健康。因此,细颗粒物和臭氧的系统协同治理仍然十分重要,肇庆的治理成效值得肯定。

  其次是关乎肇庆的发展。依照国家、省对臭氧治理的要求,每个城市的VOCs都有一定的配额,如果存量项目不能降低排放,则新晋项目不能落地。近年来,我市各县(市、区)通过“抓大鱼”“控预算”,共计腾出了400吨的VOCs指标,分别分配到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四会市、德庆县、封开县、怀集县等,积极推动重点项目落地见效,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为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当前,我市继续强化重点污染源监测监管,对VOCs的重点区域,如金利高新区精细化工产业园和四会市精细化工工业园等开展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工作。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当前国家政策积极支持VOCs和氮氧化物的减排,若企业更换SCR,RTO等高效处理设施,国家将给予奖补,各级环境部门将积极服务。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