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新项目启动:中高层大气探测迎来新时代
1月9日,贵州师范大学召开了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西南地区中高层大气动力学特性探测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启动评审会。此次会议由校长张绍东教授主持,旨在推动该项目的实施与发展。
本次评审会吸引了众多领域的专家参与,这中间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常务副主任于晟教授和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总工程师徐寄遥研究员等知名学者。项目组在会上详细汇报了项目实施方案和进展情况,表现出对未来的雄心与信心。
该项目的核心目标是建设国内探测能力最强的中层顶大气风场无线电探测设备,标志着贵州省首次具备临近空间风场探测能力。这一技术的实现不仅是对贵州省科技水平的提升,更是对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子午工程”的重要补充,旨在形成覆盖我国西南中低纬地区的临近空间环境监视测定能力。
在当前进展中,新型探测系统已步入设计生产阶段,并已在地球物理学领域的权威期刊发表论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这些创新技术为未来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项目后续计划在贵州省建立一个综合野外观测平台,将无线电、光学等多种探测手段整合,力争成为知名的中高层大气探测与研究中心。
此次评审会上,专家组就项目的关键技术、应用前景及预期成果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供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他们一致认为,该项目具有极高的前瞻性,符合国家在空天科技领域的发展的策略,同时对贵州区域的科学观测填补了空白。
新体制流星雷达作为项目的一部分,其技术已达国内领先水平,展现出强大的拓展探测能力。这一成果预计将推动新一代流星雷达的国产化研制,为未来的科学研究提供更精准的工具。
贵州师范大学将利用这一新技术热情参加国际科学卫星合作计划,致力于在我国极地自主探测能力的部署及重大科学问题探索中发挥作用。评审有经验的人指出,项目将不仅推动贵州省的空间科学研究发展,还将促进相关产业的快速崛起,形成以贵州为中心的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
总之,此次项目启动评审会为“西南地区中高层大气动力学特性探测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贵州省的科学技术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贵州师范大学的先进的技术、探测与人才教育培训能力,将成为贵州省科学技术创新的新名片,助力我国在空间探测领域的更大突破与发展。
解放周末!用AI写周报又被老板夸了!点击这里,一键生成周报总结,无脑直接抄 → →
相关资讯
-
经受近3000℃灼烧嫦娥六号平安返回地球外部被烧得面目全非!
2024-07-09 -
登陆火星第一步:大气探测
2024-07-09 -
【48812】范艾伦勘探器预备进入地球大气层 15年后将消灭
2024-07-10 -
2023这些科学技术问题值得关注
2024-07-11 -
【48812】美国勘探器2018年将深化太阳外层大气做研讨
2024-07-13 -
【48812】NASA“卡西尼”号探测器在土星大气层焚毁
2024-07-14 -
【48812】NASA将勘探天王星大气成分
2024-07-14 -
数字海洋预报服务渔业发展 卫星遥感与通讯融合利民生
2024-07-16 -
【48812】揭秘:万米高空的气候是这样测出来的
2024-07-17 -
“天问一号”的火星之路
2024-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