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youxi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最新通知

作者: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3-10 23:22:38

  《西安市应对恶劣天气影响推动交通气象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试点方案》已经中国气象局和陕西省气象局批复,并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为深入贯彻习对气象工作和交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气象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纲要(2022—2035年)》要求和中国气象局关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试点的相关部署,围绕西安市智慧交通建设需求,构建恶劣天气交通预警管控智慧平台,打造多路段多场景交通气象服务新模式,建立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交通管理多方协同处置长效机制,快速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为加快城市交通治理数字化转型、助力西安市智慧交通建设、保障公众全天候安全便捷出行提供高水平气象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通过开展应对恶劣天气影响推动交通气象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试点,构建西安恶劣天气交通预警管控智慧平台,规范气象信息监测显示、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流转、恶劣天气交通管控措施共享发布等工作流程,提升灾害性天气应对能力,有力推动西安道路交互与通行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一是打造多路段多场景西安交通气象服务新模式;二是建立以气象预报预警为先导的交通管理多方协同处置长效机制;三是推动交通气象标准化体系建设。

  (一)开展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调研。采集道路设施基础属性信息,针对易发生自然灾害的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市政公路、涉河桥梁、隧道等,进行灾害风险点信息采集,结合气象资料,划定浓雾、道路结冰等风险等级和潜在影响区域,绘制交通气象灾害风险地图。(2025年5月31日前完成)

  (二)统筹建设标准化交通气象观测站网。按照《西安市气象监测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和资源共享管理办法》,结合气象观测标准体系建设要求,综合交通气象风险普查成果,科学布局交通气象监测站网,增设气象监测设备,推动气象数据与交通数据资源共享和融合应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

  (三)提高交通气象数字化预报预警服务能力。研发人工智能能见度监测分级报警、路面低温结冰监测预警,以及多源交通气象数据融合应用等关键技术,搭建道路交互与通行短临天气人工智能预警模型、高速公路大雾识别预警模型,依托西安市智慧交通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交通气象预报预警服务能力提升,助力交通指挥调度精准化。(2026年5月31日前完成)

  (四)建设恶劣天气交通预警信息扁平化呼叫应答平台。优化完善以气象预报预警为先导的扁平化自动呼叫应答机制和交通线网分区、分级、分类天气预报预警应急指挥调度体系,充分的发挥气象观测站网、西安轨道气象台作用,强化临灾精准预警业务,提高突发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加快气象数据与交通数据资源共享和融合应用,依托呼叫应答平台实现轨道、道路交互与通行多部门联动调度精准化、可视化。(2026年12月31日前完成)

  (五)建立常态化互动联络机制。建立“气象吹哨,公安、应急管理、交通运输部门联动处置”的工作联动机制,根据恶劣天气预报预警等级和危害程度,及时会商研判,启动相应等级的交通应急处置方案,落实交通管制措施,部署应急装备和力量,做好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2027年4月30日前完成)

  (六)健全交通气象科学技术人才培育机制。组建包含交通、气象、公安等领域的气象科学技术创新研发专家团队,培养一批交通气象人才和专业队伍。依托“西安智慧交通气象服务台”“西安市复杂气象交通韧性研究实验室”两个创新平台,推动交通气象服务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人才教育培训。(2027年4月30日前完成)

  (七)加强交通气象标准建设与效益联动评估。按照国家、我省、我市有关法律和法规和行业标准,编制西安市交通自动气象站建设规范、西安市轨道交通气象预警等级处置标准、西安市山区干线公路气象预警等级处置标准等。规范交通气象观测标准,加强以交通气象综合观测、气象仪器设施和气象服务技术为重点的交通气象标准建设。实现交通气象业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组织气象、公安、交通、应急管理等部门联合开展交通气象标准化建设验收和效益评估。(2027年7月31日前完成)

  (一)组织保障。各区县政府、西咸新区及各开发区管委会及相关责任单位要格外的重视,依据方案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高质量完成试点目标任务。

  (二)实施保障。各责任单位要根据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进一步细化落实措施,加强协作配合,制定路线图,明确时间表,分步骤推进实施,确保按时限、按标准完成试点任务。

  (三)技术保障。联合西安市智慧交通建设技术联盟,依托国家和省级业务单位指导和支持,组建试点工作专家团队,负责技术指引制定和开发建设全过程技术指导、技术咨询等。通过试点工作提升专家团队本地化能力。

相关资讯